查看原文
其他

祛除老年人的“疫苗恐慌”丨九派时评

秦川 九派评论 2024-06-28




文/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  秦川  


一些老年人之所以拒绝接种疫苗,是出于恐慌心理。这种恐慌大多来自偏见和信息不对称。祛除老年人的“疫苗恐慌”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掌握权威的信息,告知他们接种疫苗的好处。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“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。”昨天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防疫“新十条”,其中第六条提出: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,聚焦提高60-79岁人群接种率、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,作出专项安排。


 

“新十条”的发布,意味着疫情防控迈入了新阶段。有专家指出,优化防控不是放松,更不是完全放开、放之不管,而是为了更加科学、更加主动、更加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,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。在这种背景下,推进疫苗接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重中之重的大事。

 

截至11月28日,我国还有约2500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未接种疫苗,其中有838万80岁以上老人未接种疫苗。数据表明,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尚未接种疫苗,与“应接尽接”尚有距离。


从新冠肺炎临床医疗救治的实践来看,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引发重症的危险人群,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更是出现重症的高危人群。有这样一组数据,80岁以上的老人,一针疫苗不打,感染新冠后的死亡风险大概是14.7%;接种一剂,死亡风险降到7.16%;接种三剂疫苗,死亡风险降到1.5%。“和没有接种疫苗相比,接种三剂疫苗的死亡风险下降了9.3倍。”

 

一些老年人之所以拒绝接种疫苗,是出于恐慌心理。这种恐慌大多来自偏见和信息不对称。祛除老年人的“疫苗恐慌”,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掌握权威的信息,告知他们接种疫苗的好处。

 

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有关人士指出,党和国家现职领导人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,而且接种的都是和普通老百姓接种的一样的国产新冠病毒疫苗。这样的信息就应该让老年人知晓,以更好地消除他们对疫苗的偏见。

 

一些老年人不接种疫苗,与自己患有基础病有关,担心接种疫苗导致病情加重。对此,专业人士应耐心解释,用走心的方式打消他们的疑虑。当然,如果老年人确有禁忌,不能或要暂缓接种新冠疫苗,那就不能勉强。

 

据介绍,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,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,处于稳定期,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。一般来说,很多老年人的“求生欲”更强,告诉他们接种疫苗有利无害,不仅无损于健康,更能增强防止病毒攻击的能力,就相当于筑起防护屏障,他们慢慢会接受疫苗接种的。

 

“新十条”还提出,细化科普宣传,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,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,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。“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”很有现实针对性。一些老年人不相信大众宣传,但相信医生的话,特别是经常给他们看病的医生;他们也相信子女的话,子女的一句话往往比陌生人的劝告强百倍。基于此,应让老年人的子女动员他们接种疫苗。

 

目前看来,在细化科普宣传的同时,激励措施仍不可少。事实证明,无论物质激励还是金钱激励,抑或精神激励,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。有激励才接种,并不是说老年人爱财,而是他们能从激励中获得认同和尊重,从而愿意配合接种疫苗。

 

不久前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印发《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》指出,要通过老年人喜爱观看或收听的节目加强宣传,在老年人活动的场所集中宣传,利用新媒体矩阵制作公益广告及时宣传。祛除老年人的“疫苗恐慌”是一门技术活,也是费心费力的繁琐工程,但是这件事意义重大,得有人做,且得做好。为此,对那些做相关宣传工作的人员也要予以奖励。

 

“强扭的瓜不甜”,实现老年人应接尽接,需要多方发力。认真、细致对老年人做好解释,耐心回答老年人的询问,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,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,变“要我接种”为“我要接种”,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九派评论投稿邮箱:pinglun@jp.jiupainews.com


更多时评 / 关注我们


往期推荐01 喊话“回家过年”:审时度势下更重民情民意丨九派时评
02
  老师用收费软件布置作业?家长不必总是“读懂暗示”丨九派时评
03
  “延期还房贷”应简化申请流程丨九派时评


九 派 新 闻

出品编辑  木姗


其他平台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


分享、在看与点赞都在这儿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